昨夜難得好眠,今晨醒來,只覺精神煥發(fā)。坐上早班車,倚著車窗向外望去,只見街頭上班族零零散散。忽而想起早上帶著睡意洗漱時母親的話語:“你什么時候休假,快清明了……”哦,原來清明將至。
往常一上公交,我便會沉沉睡去,渾然不覺窗外景致的變化。如今抬眼,才驚覺草坪已悄然泛青,櫻花正爛漫地開著,柳樹也已抽出了不少新葉。南湖公園里,大白鴨與黑天鵝伸長脖頸,向游人討要食物。我不自覺地仰頭伸了個懶腰,這座城市早已褪去冬日的暗沉,煥然一新。
記憶中的清明節(jié),總與老家的青山綠水緊緊相連。那時,全村人好似有默契一般,沿著鐵軌前行,在火車的轟鳴聲中,一家老小浩浩蕩蕩地前往祖墳。一路上,田野里的油菜花肆意綻放,金黃奪目,宛如為大地鋪上了一層華美的絨毯。不知名的野花星星點(diǎn)點(diǎn)地散布在草叢間,散發(fā)著淡淡的芬芳。孩童們在隊(duì)伍中嬉笑打鬧,大人們則神色莊重,談?wù)撝易謇锏倪^往。抵達(dá)墳地后,大人們忙著清理墳?zāi)怪苓叺碾s草,給墳塋添上新土。孩子們則滿心期待地等著滾饃饃(韓城上墳習(xí)俗,把包著雞蛋的棗饃從墳頭高處滾下,寓意子嗣綿延)、掛錢串子(韓城上墳習(xí)俗,將黃紙、白紙、紅紙裁剪成長串,掛在插于墳上的柳枝上,白紙代表兒子一輩,黃紙代表孫子一輩,紅紙代表重孫一輩,寓意子嗣綿延)。
如今,我已立業(yè)成家,孩子也剛來到這個世界。工作的忙碌與生活的瑣碎交織成一團(tuán)亂麻,將我緊緊束縛。老家的墳頭,怕是早已雜草叢生。那片曾經(jīng)承載著我童年歡樂與家族記憶的土地,如今竟成了難以觸及的遠(yuǎn)方。就連清明上墳,都得小心翼翼地挑選日子。因父親在外地工作,近幾年的清明節(jié),便只有我和爺爺前去上墳。小時候那浩浩蕩蕩的隊(duì)伍,如今只剩下我和爺爺兩人。掐指一算,爺爺又打電話來了:“你什么時候休假?我等你回來。”我想,爺爺?shù)臓繏炖锇S多的思念吧,有對長眠地下的父母祖輩的追思,有對遠(yuǎn)在他鄉(xiāng)兒女的掛念,有盼著孫子休假一同上墳的期待,還有對重孫女何時能再回故鄉(xiāng)的念想。爺爺?shù)倪@份思念,無聲卻有力,那是我心底深處魂?duì)繅艨M的故鄉(xiāng)。
傍晚,我回到家中。母親已備好清明的特色美食——韭菜雞蛋菜盒。菜盒餡料多樣,有韭菜餡、菠菜餡、地軟餡等。輕輕咬上一口,韭菜的軟嫩與雞蛋的油香相互交融,再搭配上金黃酥脆的饃皮,美味瞬間在口中四溢開來。吃著這菜盒,我不禁想到,這一個個小小的菜盒,承載了多少代人的記憶與傳承。它是清明獨(dú)有的味道,更是家的味道。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我抱著孩子品嘗美味的菜盒,這看似尋常的場景,卻蘊(yùn)含著無盡的溫暖與力量。望著懷中的孩子,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輪回。她的降臨,為這個家?guī)砹诵碌南Mc活力。她是生命延續(xù)的象征,承載著一家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。這讓我愈發(fā)深刻地體會到,清明節(jié)不僅是對逝者的緬懷,更是對生命傳承的見證。先輩們以智慧和汗水,為后代創(chuàng)造了更好的生活條件,他們的精神與品德,如同接力棒一般,在家族中代代相傳。
晚飯過后,我和妻子帶著寶寶去公園散步。公園里到處都是孩子,有牙牙學(xué)語的,有在地上爬著的,有蹣跚學(xué)步的,還有奔跑嬉戲的,歡聲笑語回蕩在公園的每個角落。不遠(yuǎn)處,滿樹的桃花花苞飽滿、含苞待放。雨后的竹筍蓄勢待發(fā)、節(jié)節(jié)升高,向著絢麗的晚霞盡情生長。生命的輪回恰似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(fēng)吹又生”一般,蓬勃而充滿力量。在這傳承與延續(xù)中,家族文化得以傳承,生命價值得以彰顯,而清明節(jié),就如同這條生命長河中的一座燈塔,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,讓我們銘記過去、珍惜當(dāng)下、展望未來。
回到家時,暮色再次籠罩。女兒在我懷里漸漸入睡,她在睡夢中緊緊攥著我的手指,我們的掌紋相互重疊著,仿佛一顆沉睡的種子,正在尋覓新的生長土壤。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